《八达春游图》是五代后梁画家赵嵒所做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图描写八人纵马游春,画面空阔,人物情态轻松自如,与踏青游观的画题相符。画家非常注意区别每个人物与马匹的姿态动势,马匹错落有致,富于松紧疏密的变化,使得整个画面活泼生动。人物与马匹都以细劲的线条勾勒,流畅舒展。此图步武唐风,工致细腻。 [1]
《八达春游图》画八个显贵之人,他们上头戴官帽,身穿唐代红、紫、绿色之官服,骑着骏马在苑林中春游。他们有的顾盼召唤,马上谈笑;有的挥鞭督行,相互追赶。八人衣冠端庄,悠然自如,骑马有潇洒的,也有促迫的。苑林中垂柳依依,草木新绿旺盛,一灵石玲珑剔透直插天空。 [2]
“八达”,有人认为是指八人,具体指哪八人,已无可考。此画未见著录,传为赵嵒所作,但与流传有绪、比较可靠的《调马图》风格不大一致。后者有唐人风韵,此图似宋人作风。 [3]
画面中这八位骑马的达官贵人,身着红、紫、绿三色衣物,符合唐代流传下来的衣冠制度,而梁代正是依循唐制。由于梁太祖正好有八个儿子,因此可以推断,身为驸马的赵嵒很有可能描绘的就是这八个皇室子弟。 [4]
有人认为《八达游春图》为宋代摹本,不过从此画中的确可以看到五代绘画在唐与宋两个中国绘画高峰间起到的过渡作用。[1]
整幅画面显得格外空阔,人物情态轻松自如,与踏青游玩的画题十分相符。画家非常注意区别每个人物与马匹的姿势动作,最前方一人在策马奔驰,眼神专注,其左右各有一人在回首召唤,左边人横执马鞭指向后人,似乎说了什么,红衣人侧首望着中间绿衣人,最后面三人呼应着前面几人。此刻,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中间挥鞭的绿衣人身上,他坐下之马低头屈腿,似乎不听话在耍脾气,绿衣人在挥鞭加以呵斥,其他几人因此把注意力都围绕在了他身上,他坐下之马低头屈腿,似乎不听话在耍脾气,绿衣人在挥鞭加以呵斥,其他几人因此把注意力都围绕在了他身上。八匹马都神骏矫健,脖下都装饰有红缨,配锦鞍,或轻步、或嘶鸣、或低首、或回头,人和马各有不同的神情与动作。整个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由此可见。另外,马匹布置错落有致,富于松紧疏密的变化,使得整个画面显得异常活泼生动,人物与马匹都以精细的线条勾勒,流畅舒展。图中以树、石、栏作陪衬,俊石布满蜂孔,造型别致雅观,旁边几棵树木,绿意盎然,栏杆曲折,刻字雕花。再远处则是一片空茫,或是湖水,或是清泉,引人一往遐思。画家对苑林中树石的细致描绘,以及人物服饰的绚丽色彩,呈现出皇室特有的富丽风格。 [4]
此图描绘八贵人纵马游春的情景:此画从构图上来看,主要集中在画幅下端,是此画的主题所在,可是仅占画幅的三分之一:上、中部三分之二为背景陪衬,画幅中部偏左有座假山石横出,向左倾斜,中间为一棵穿天大树及垂柳,大树干粗壮,曲直向上,枝叶茂密,顶天立地:假山石和大树旁由曲栏环抱,景致十分优美:在大树荫和假山石下的空旷地上,有八人纵马游春,从马的特征和出骑人的神态来看,他们中间一人为主体,其他数骑却前护后拥,左右顾盼,是正要离开禁苑出行,还是刚刚游完古刹林苑,在这一群人马中,人物形象各异,姿态不一,穿插错落,画家十分注意每个人物与骏马的姿态动势,正、侧、背各不相同:个个人物情态轻松自如,人物造型准确,线条勾画精细,人物衣纹简括,运笔轻松自如,马匹膘壮,形象各异,用细劲的线条勾勒,流畅舒展。所刻划马的形体结构准确生动。敷色多用矿质红、青颜料,浓重稳实。整个画面空阔,马匹错落有致,富于松紧疏密的变化,使整个画面呈现活泼生动的景象。 [5]
整个构图沿袭了唐代树下人马图之布局,但人马、树石之笔意十分细腻,有近乎北宋之味,远超了唐代、五代,所以有人质疑不是赵嵒的作品。 [2]
画上收藏印记仅有“庄”、“天水郡书画收藏印记”、“宣统御览之宝”。其中“天水郡书画收藏印记”与元赵孟頫的一印印文相同,然而篆刻风貌却不同,也许是赵氏的后人所收藏。 [6]
2017年8月至9月,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看画·读画:历代名迹选萃”展览,《八达春游图》在其中展览。 [7]
赵嵒,本名霖,后改今名,字秋巘,生卒年不详。活动于10世纪前半叶,陈州(今属河南)人,五代画家、收藏家。喜绘画,尤工人物,格韵超绝。非寻常画工所能及。由于阅览深厚,眼界旷达,作画的笔墨亦创有新意。善画人马,俊挺有气格,但流传至后世的画作甚少。赵函为五代梁太祖的驸马。曾于唐末重金收购名画五千余幅,并礼遇画家胡翼、王殷,与其一同鉴定画作优劣。 [1] 有《汉书西域传图》《调马图》《臂鹰人物图》《五陵按鹰图》等著录于《宣和画谱》。 [4
交易规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