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龙石图》为北宋宋徽宗赵佶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中描绘一块造型奇特、玲珑剔透、宛如祥龙的湖石,画法承袭五代花鸟画家黄筌“黄家富贵”的风范,取龙凤呈祥之寓意,用精雕细刻的手法,呈皇家园林富丽典雅之气息,与“瘦金书”浑然一体,非常协调。
画太湖秀石一铺,玲珑剔透。石顶上有一泓池水,水浅岩秀,养植异卉。石上赵佶亲书“祥龙”二字。
图左有画家关于祥龙石的祥龙石小序:
祥龙石者,立于环碧池之南,芳洲桥之西,相对则胜瀛也?其势胜溺,若虬龙出为瑞应之状,奇容巧态,莫能具绝妙而言之也。廼亲绘缣素,聊以四韵纪之。
以及一首七律赞美诗:
彼美蜿蜒势若龙,挺然为瑞独称雄。
云凝好色来相借,水润清辉更不同。
常带瞑烟疑振鬣,每乘宵雨恐凌空?
末款署“御制御画并书”、 “天下一人”押字。清陈仁涛、吴荣光题记。 [3]
鉴藏印有:“宣和殿宝”朱文、“天历之宝”朱文、“晋国奎章”朱文、“晋府书画之印”朱文、“辽西郡图书印”朱文、“笃”、“寿”联珠朱文印、“恭亲王宝”朱文、“玩物而不丧志”朱文、“仁涛奇缘”朱文、“第一稀有”朱文、“金匮宝藏”朱文、“陈氏仁涛”朱文、“叶恭绰”朱文、“恭绰长寿”白文、“仁涛铭心绝品”朱文。 [4]
崇宁四年(1105)十一月,徽宗命朱勔在苏、杭设置应奉局,专门搜求奇花异石,称为“花石纲”,每年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师,荟萃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延福宫,景龙江等宫殿苑固之中,供皇帝和贵族们游玩。图中所画的石头,就是从苏杭运来放在御苑的太湖石。 [5] 该画是宋徽宗对物写生后的创作。 [5]
《祥龙石图》原为册页,后裱为手卷,系徽宗真迹,因石上有徽宗楷书“祥龙”二字,故得名。 [2]
统观全局的艺术造诣,画中的石眼虽繁复细密,但全石的结构极为明朗,因湖水千百年的冲刷,石身上形成大小、深浅不一的坑眼和孔洞。画家用淡墨层层渲染出湖石的洞眼,大小、深浅相叠,极富变化,洞孔的深处因避光而用浓墨,显现出祥龙石的厚度,立体感十分鲜明,在这块被喻为“祥龙”的花石上,寄托了赵佶祈求皇运呈祥的愿望。石上还长有几株异草。宋徽宗将此类奇石异草的出现,均视为大宋国运之祥兆,赞之“挺然为瑞”,在他看来,竭尽全力图绘祥瑞,是祷祝国运、提振士气的最佳手段。 [6]
此图笔法工细,色彩鲜艳,略近黄筌一派的画法。虽然是简单的一块石头,也画得色彩夺人,一笔不苟。 [5]
全画仅画一块太湖石,画家以细劲的线条勾描出富有变化的轮廓,又以水墨层层渲染,表现其玲珑剔透的体态,亦施以精密之勾染填色。石身上的凹痕,也一一画出。 [7]
画家画一块立状太湖石,宛如一条蛟龙在上下翻滚,它的形貌占据了奇石必须具备的五个审美条件:瘦、漏、皱、透、丑,极富观赏性。 [6] 画卷上景物不多,但造型奇特雅致,表现细腻入微。 [7]
该卷构图极简,用色颇精,格调雅致,是典型的北宋院体绘画的艺术风格。 [6]
当代书画家陈振濂:《祥龙石图》在艺术处理上有独到之处。作画最喜丰富复杂,越简单就越难做文章。一方湖石,即使千奇百巧,终不比花鸟虫鱼之能吸引人,没有一定的欣赏口味可以对它惘然不知所措。画家却别出心裁,将黑黝黝的大石置于画面正中,却以湖石的形状怪异作刻意的描绘,而将丰富的异卉奇花反置于上端,以虚衬实,以艳衬拙,收到了突兀奇怪、出人意料的效果。画一方石头能画出如此名堂,不得不令人赞叹手段之高强与构思之独到。 [8]
该画经《辛丑销夏记》卷一、《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二册等著录。 [4]
该画历经北宋内府、元“天历之宝”收藏。 [3]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号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道君太上皇帝,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宋朝第八位皇帝,为人轻佻浮浪,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画家,书法家。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墨竹,邓椿在《画继》中评价他“天纵将圣,艺极于神”;并擅长楷、草书,创“瘦金体”。现存词17首,收入《疆村丛书》中。
交易规则说明